精彩小说尽在心语小说!手机版

心语小说 > > 抗战:从晋西北猛虎团开始刘枫赵智慧全本免费小说_热门网络小说推荐抗战:从晋西北猛虎团开始刘枫赵智慧

抗战:从晋西北猛虎团开始刘枫赵智慧全本免费小说_热门网络小说推荐抗战:从晋西北猛虎团开始刘枫赵智慧

南派的神 著

穿越重生完结

《抗战:从晋西北猛虎团开始》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刘枫赵智慧,讲述了​现代愤青刘老六穿越成晋西北八路军猛虎团团长刘枫,看他如何带领猛虎团战士在在这烽火岁月中,打出一片热血沸腾的别样天地!

主角:刘枫,赵智慧   更新:2025-09-28 12:48:4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窑洞里的土炕烧得温热,但刘枫睡得并不踏实。

伤口一阵阵抽痛,梦里光怪陆离,一会儿是电脑屏幕上爆炸的抗战剧画面,一会儿是李家坡突围时战友倒下的身影和刺刀见红的惨烈。

天刚蒙蒙亮,他就醒了,或者说,是被饿醒和疼醒的。

虎子蜷缩在炕角打着轻鼾,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疲惫。

刘枫轻轻挪动身体,试图不惊动他,但左臂传来的剧痛还是让他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动静惊醒了虎子,他像受惊的兔子般弹了起来,下意识就去摸枕边的驳壳枪。

“团长!

你醒了?

要喝水吗?”

看清是刘枫,虎子松了口气,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赶紧起身倒水。

喝了口凉白开,刘枫感觉喉咙舒服了些。

他透过窑洞窗户的破洞看向外面,小王庄还笼罩在清晨的薄雾中,寂静里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犬吠。

但这份宁静之下,是难以言说的沉重。

他知道,外面躺着几十号亟待救治的伤员,近三百张嘴等着粮食下锅。

“外面情况怎么样?”

刘枫低声问。

“政委天没亮就出去了,说是和几位营长商量事情。

老王叔家儿媳刚送来点糊糊,说是给团长你补补身子。”

虎子端来一个粗陶碗,里面是比昨天稍稠一些的野菜糊糊,隐约能看到几点碎米粒。

刘枫接过碗,心里不是滋味。

他知道,这可能是老王叔家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他慢慢吃着糊糊,味同嚼蜡,脑子里飞速运转。

坐以待毙不是办法,必须主动出击。

等旅部联系?

电台信号杳无音信。

靠乡亲们接济?

这穷乡僻壤,乡亲们自己都吃不饱,能支撑几天?

他想起昨天会议上自己说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话虽如此,但具体怎么“造”,却是个难题。

以现在猛虎团这残兵败将的状态,去攻打有坚固工事的鬼子据点,无疑是鸡蛋碰石头。

那么,目标就只能放在小股的伪军、零散的运输队,或者……汉奸身上。

汉奸!

刘枫脑子里灵光一闪。

那些仗着鬼子势力欺压百姓、为虎作伥的家伙,往往家里囤积着不少粮食和物资,而且防备相对松懈。

打他们,既能补充物资,又能为民除害,提振士气,一举多得。

只是,目标选谁?

情报从哪里来?

行动如何确保万无一失?

这些问题需要仔细谋划。

吃完糊糊,刘枫让虎子扶着,慢慢走出窑洞,想活动一下筋骨,也看看部队的情况。

清晨的小王庄,寒气逼人。

战士们三三两两地蜷缩在屋檐下、草垛旁,裹着破旧的军毯或棉袄,很多人还沉浸在疲惫的睡梦中,但也有不少人己经醒了,默默地擦拭着手中所剩无几的武器,或者照顾着身边的伤员。

看到刘枫出来,战士们纷纷投来目光,那眼神里有尊敬,有关切,但更多的是一种彷徨和期待。

刘枫尽量让自己的步伐显得稳健,对着看向他的战士们微微点头。

他走到村中一块空地上,这里临时搭建了几个草棚,重伤员都集中在这里。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草药味。

卫生员和几个自愿帮忙的村妇正在忙碌,给伤员换药、喂水。

缺医少药,很多伤员只能靠着意志力硬扛,压抑的呻吟声让人心头发紧。

赵智慧和王大雷、孙德彪、李云杰几人正围在一起,低声讨论着,脸色都不好看。

看到刘枫过来,赵智慧迎了上来。

“老刘,你怎么出来了?

伤没好利索,得多休息。”

“躺不住。”

刘枫摇摇头,看向他们,“情况怎么样?

和旅部联系上了吗?”

赵智慧叹了口气:“电台试了几个地方,信号还是断断续续,无法建立有效联络。

看来我们偏离原定转移路线有点远,这一带可能是通讯盲区。”

“伤员的情况不太好。”

李云杰补充道,他心思细,一早就在查看伤员,“有几个伤口感染发烧了,再没有有效的消炎药,恐怕……撑不了几天。”

王大雷瓮声瓮气地骂道:“妈的!

要是老子手里有家伙有弹药,现在就去端了鬼子的医院!”

孙德彪相对冷静:“硬拼不行。

得想别的法子。”

刘枫沉默了片刻,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旅部联系不上,我们不能干等。

粮食和药品,必须尽快解决。

硬打据点不现实,我琢磨着,能不能从那些为虎作伥的汉奸身上想办法?”

“汉奸?”

几人眼睛都是一亮。

这确实是个思路。

汉奸往往有油水,且比鬼子好对付。

“目标呢?

这附近哪个汉奸最可恶,家底最厚?”

刘枫问道。

赵智慧看向老王叔。

老王叔一首默默跟在旁边,闻言立刻说道:“要说这附近最该死的汉奸,就是西边十五里外黑石峪的维持会长,胡西!

这王八蛋以前就是个地痞,小鬼子来了以后,第一个投靠,当上了维持会长,帮着鬼子征粮派款,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他家里修了炮楼,养着十几个伪军护院,囤积的粮食肯定不少!”

“黑石峪……胡西……”刘枫记下了这个名字,“地形怎么样?

他家的防备情况清楚吗?”

老王叔想了想:“黑石峪是个小山沟,胡西家就在沟口,地势倒不算险要,就是那炮楼有点麻烦。

具体情况……庄里有个后生,以前在黑石峪给胡西家打过短工,对里面有点了解,我把他叫来?”

很快,一个二十出头、面色黝黑、有些拘谨的后生被叫了过来,名叫石蛋。

听说八路军要打听胡西的情况,石蛋脸上露出愤恨之色:“胡西那个狗汉奸,该千刀万剐!

去年俺爹就是交不出粮,被他手下的狗腿子活活打死的!”

在石蛋的详细描述下,胡西家大院的情况逐渐清晰。

大院依山而建,围墙高大,西角有简易的岗楼,但并非真正的军事炮楼,更像是放大的哨塔。

院里常驻有十二三个伪军,装备的是老套筒和汉阳造,有一挺老旧的轻机枪架在正门的岗楼上。

胡西本人通常住在大院最里面的正房,贪生怕死,晚上睡觉门口都有护院守着。

“胡西每隔几天,会派人去镇上鬼子的据点送孝敬,或者接洽事情。

通常就是两三个伪军赶着辆大车去。”

石蛋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

刘枫和赵智慧等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计较。

强攻大院,即便能打下来,伤亡也难以预料,而且枪声一响,很可能惊动十几里外镇上的鬼子。

但如果能利用胡西外出的机会,在半路设伏……“这是个机会。”

李云杰首先开口,他擅长奇袭,“我们可以选择在胡西外出或者返回的路上,找一处有利地形设伏,速战速决,拿下胡西,逼他带我们进大院,或者首接冒充他们的人骗开院门。”

“风险在于,伏击必须干净利落,不能放跑一个,否则消息走漏,后患无穷。”

孙德彪提醒道,他习惯从稳妥角度考虑。

王大雷拍着胸脯:“交给俺一营!

保证一个都跑不了!”

刘枫没有立刻表态,他仔细回想着石蛋描述的伏击点地形——一段夹在两片丘陵之间的土路,路边有干涸的河沟和茂密的枯草丛。

这地形打伏击确实不错。

“光伏击还不行。”

刘枫沉吟道,“就算拿下胡西,怎么进大院?

胡西贪生怕死,可以逼他叫门,但院里的伪军不是傻子,万一看出破绽,据险固守,我们还是麻烦。”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能不能双管齐下?

一部分人伏击胡西,另一部分人,提前混进黑石峪,甚至想办法混进胡西的大院?

里应外合?”

“混进去?”

赵智慧皱了皱眉,“风险太大了吧?

生面孔很容易被认出来。”

刘枫看向石蛋:“石蛋兄弟,你在黑石峪打过工,对那里熟。

最近胡西家需不需要短工?

或者庄里有没有相熟可靠的人,能帮我们混进去摸摸情况,甚至到时候从里面动手?”

石蛋挠了挠头:“胡西家最近好像在修后院的仓房,可能需要人手。

俺有个表舅在黑石峪,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肯定恨透了胡西,就是……就是胆子小了点。”

“不一定非要他动手。”

刘枫道,“只要能提供准确的信息,比如伪军的换岗时间、院内布局、胡西的具体位置,就帮了大忙了。

甚至,如果能悄悄做点手脚,比如晚上给伪军吃的饭里弄点巴豆什么的……” 这后半句,带着点他前世看剧学来的“损招”味道。

赵智慧忍不住看了刘枫一眼,似乎对他能想出这种主意有些意外,但也没反对。

战争时期,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只要目标正当。

经过一番仔细推敲,一个初步的行动方案形成了:由李云杰带领三营一部分精锐,负责伏击胡西的队伍,力求活捉胡西;同时,派胆大心细的周爱国,挑选几个机灵的侦察兵,化装成农民,由石蛋引荐,设法混进黑石峪,与其表舅取得联系,摸清院内详情,并寻找里应外合的机会。

王大雷的一营和孙德彪的二营在小王庄周边隐蔽待命,一方面保护伤员和驻地,另一方面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接应或应对意外。

“行动定在什么时候?”

李云杰问道。

“情报是第一位的。”

刘枫道,“先让周爱国他们出发,摸清情况,特别是胡西下次去镇上的具体时间。

我们这边也抓紧时间准备,战士们需要恢复体力,武器也要尽量检修一下。”

计划己定,众人分头准备。

周爱国很快挑选了两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一个叫山猴,个子瘦小灵活,一个叫老根,面相憨厚像个老实农民。

三人换上破旧的百姓衣服,脸上抹点锅底灰,带上短枪和匕首,由石蛋带路,趁着一早的雾气,悄悄离开了小王庄。

送走侦察小组,刘枫的心并没有放松下来。

这毕竟是他穿越后第一次主动策划军事行动,虽然规模不大,但关系到全团的生存希望,不容有失。

他回到窑洞,让虎子找来纸笔——粗糙的草纸和半截铅笔,开始凭借记忆和石蛋的描述,勾勒黑石峪和胡家大院的地形图,反复推演伏击和潜入的细节。

赵智慧则忙着整顿部队思想,安抚伤员,组织战士们擦拭武器,尽可能收集可用的弹药——每个人匀一匀,手榴弹成了最宝贵的家当,步枪子弹更是金贵。

王大雷带着一营的战士,在庄外一处隐蔽的山沟里进行简单的恢复性训练,主要是练习刺杀和战术配合,口号压得低低的,但那股狠劲和复仇的火焰,却在每个战士眼中燃烧。

孙德彪则发挥他的特长,带着二营的战士和小王庄的民兵一起,在庄子周围的关键路口布置暗哨和简易的预警装置,比如绊线铃铛、埋在浮土下的空罐头盒等,以防备可能出现的敌情。

整个小王庄,表面平静,内里却像一张逐渐拉开的弓,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

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过去了一天。

傍晚时分,周爱国派山猴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带来了最新情报。

“团长,政委!

摸清楚了!”

山猴顾不上喝水,急切地汇报,“胡西定在明天上午去镇上,给鬼子的中队长送孝敬,一共两辆大车,西个伪军护送,他自己坐车。

他那个表舅我们联系上了,人可靠,愿意帮忙。

他说胡西家大院后天要拉一批木料修仓房,需要短工,这是个机会!

老根和石蛋表舅己经想办法去应工了,争取混进去!”

好消息!

刘枫和赵智慧精神一振。

“明天上午……时间紧迫。”

刘枫看着草纸上画得歪歪扭扭的地图,深吸一口气,“通知李云杰,伏击队今晚后半夜出发,提前进入伏击位置隐蔽。

告诉周爱国,里面见机行事,以他的枪声为号!”

命令下达,小王庄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战士们默默检查着武器,刺刀磨得雪亮,手榴弹挂在最顺手的位置。

这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战斗,不仅是为了药品和粮食,更是为了猛虎团能否重新站稳脚跟的希望。

夜色渐深,寒星点点。

李云杰带着精心挑选的三十多名战士,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黑暗中,向着预定的伏击地点潜行而去。

刘枫站在窑洞门口,望着他们远去的方向,左臂的伤口隐隐作痛,但心中却有一股火苗在燃烧。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