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柴刀落下,将木柴劈成两半。
萧承煜放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殿下,该用早膳了。”
是老管家福伯的声音,他佝偻着身子,站在简陋的茅屋前,脸上带着一丝担忧。
萧承煜点了点头,走进屋舍。
粗茶淡饭,与往日锦衣玉食的生活天壤之别。
但他现在顾不得这些。
皇兄的惨死,李修远被诬陷,这些都像一把把利刃,狠狠地刺在他的心上。
“殿下,您要保重身体啊。”
福伯颤巍巍地将一碗粥放在他面前,声音带着哽咽。
萧承煜接过粥,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福伯,我没事。
只是…有些累了。”
累?
是真的累了。
心累。
他放下碗筷,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梧桐树。
“福伯,我们还有多少银两?”
他突然问道。
福伯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殿下,自从咱们来到这儿,平日开销都是变卖一些首饰物件…如今,怕是…只剩下不到一百两银子了。”
一百两?
萧承煜心中一沉。
这点银子,别说招兵买马,就是维持生计都难。
“福伯,你识字吧?”
“老奴自幼跟随老王爷,认得几个字。”
“好。
你帮我做件事。”
萧承煜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接下来的日子,萧承煜开始了他的“韬光养晦”计划。
他深知,以他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与那些权倾朝野的势力抗衡。
他需要时间,需要力量。
首先,他要做的是“藏”。
他更加低调,尽量避免与外界接触。
除了偶尔去镇上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他几乎足不出户。
他开始研习兵书,了解朝廷的局势。
他发现,如今朝堂之上,以赵丞相为首的势力一家独大,几乎掌握了朝廷的所有权力。
而皇兄的死,很可能就是赵丞相一手策划的。
“赵敏…敌国公主…”萧承煜喃喃自语,眼神变得深邃。
他需要盟友。
除了“藏”,他还开始“练”。
每日清晨,他都会在后山苦练武艺。
他本就底子不错,加上刻苦训练,武艺更是精进不少。
他知道,想要复仇,想要保护自己,必须拥有强大的力量。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
这天,萧承煜正在屋里看书,福伯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殿下,镇上来了一个人,说是要见您。”
“什么人?”
萧承煜放下书,皱着眉头问道。
“他说…他说他是李将军的朋友,姓张,叫张虎。”
李修远的朋友?
萧承煜心中一动。
他知道李修远为人耿首,朋友不多,但每一个都是值得信赖的人。
“快请他进来。”
片刻之后,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走了进来。
他身穿粗布衣衫,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神色,正是张虎。
“草民张虎,见过殿下。”
张虎抱拳行礼,声音洪亮。
“张虎,不必多礼。
修远他…还好吗?”
萧承煜连忙扶起张虎,急切地问道。
张虎叹了口气,神色黯淡:“殿下,李将军…他…他被关在天牢里,受尽了折磨。
若不是有狱卒暗中照应,恐怕…”萧承煜听到这里,拳头紧紧地握了起来,指甲几乎要嵌入肉里。
“赵丞相,我与你不共戴天!”
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殿下,我这次来,是奉李将军之命,给您送一样东西。”
张虎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包,递给萧承煜。
萧承煜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块玉佩。
这块玉佩他认得,是李修远一首贴身佩戴的,上面刻着一个“义”字。
“李将军说,这块玉佩是他祖传的,希望殿下能好好保管。
他还说,让殿下不要冲动,一定要…”张虎说着,声音哽咽了。
萧承煜握着玉佩,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李修远是担心他,怕他贸然行动,中了赵丞相的圈套。
“张虎,你告诉修远,我不会让他失望的。
我一定会救他出来,一定会为皇兄报仇!”
萧承煜沉声说道,眼神坚定。
“殿下,我还要告诉您一件事。”
张虎犹豫了一下,说道,“李将军说,他怀疑…宫里有人在暗中帮助赵丞相。”
宫里有人?
萧承煜心中一惊。
难道是周显?
那个老谋深算的太监总管?
“张虎,这件事你还告诉了谁?”
“除了您,没有告诉任何人。”
“好。
你做得很好。”
萧承煜点了点头,“张虎,你先下去休息吧。
福伯,你安排一下。”
张虎走后,萧承煜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思绪万千。
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他不仅要面对赵丞相的势力,还要提防宫里的暗箭。
他必须更加小心谨慎。
夜幕降临,萧承煜点燃一盏油灯,继续研习兵书。
他知道,他需要耐心,需要等待。
他就像一条潜伏在深渊中的龙,静静地积蓄力量,等待着一飞冲天的机会。
他抬头望向窗外,夜空深邃而寂静。
“总有一天,我会让那些害我的人,付出代价。”
他在心中默默地发誓。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皇宫之中,周显正站在赵丞相面前,低声说着什么。
“……殿下似乎有所察觉,最近行事更加谨慎了。”
赵丞相捋了捋胡须,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哼,就算他再谨慎,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告诉那边,可以开始行动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