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心语小说!手机版

心语小说 > > 江卫国张翠花(穿越七零后,我成了山林之王)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江卫国张翠花全集在线阅读

江卫国张翠花(穿越七零后,我成了山林之王)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江卫国张翠花全集在线阅读

卷纸不够用 著

穿越重生完结

主角是江卫国张翠花的穿越重生《穿越七零后,我成了山林之王》,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穿越重生,作者“卷纸不够用”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年代 知青 系统 打猎 多女主】 资深社畜江河穿越到七零年代,被后妈逼迫去乡下。 江河不愿掺和进原主复杂的家庭关系中,顺势提出物资要求,后妈为了私生子接班不得不答应。 江河到达下乡的苦寒之地后,激活狩猎系统,过上吃穿不愁的幸福生活。

主角:江卫国,张翠花   更新:2025-09-27 15:40:1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迟来的父爱比草轻。

原主受了十几年委屈死了,江卫国才想起关心儿子来,江河没有权力替原主原谅。

随意摆了摆手,当作告别,去找下乡知青的集合点。

江卫国追了上来,褪下腕上手表塞进他手里,像是怕他拒绝,立马往后退了两步。

“小河,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明年我到退休年龄,就能申请让你接班。”

不知是不是原主残留的意志,江河突然感觉江卫国有点可怜,沉默一瞬忍不住开口。

“我不回来了,也不会接你的班,你和弟弟多保重。”

说完,快步走向集合点,没再回头。

原主己经不在了,江卫国有江涛这个儿子也算老有所依,江河也尽到提醒义务了,以后有那个家没有任何关系。

集合点己经聚集了近百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都是坐同一趟火车出发,去东北下乡的。

按照目的地分成若干小组,江河去的望龙乡最远,只有一男一女两个组员。

男的个头很高,很健壮,皮肤黝黑,很阳光的感觉。

女的身材高挑纤瘦,皮肤白的发光,大眼睛扑闪着对什么都很好奇的样子。

上车后三人的座位也在一起,男的很热情的自我介绍。

“我叫钟大奎,十九岁,你们呢?”

女的声音很清亮,笑起来两个圆圆的酒窝。

“我叫贺红梅,十七岁。”

江河也说了名字和年龄。

钟大奎从背包里拿出几个包子分给他们。

“尝尝,我奶奶包的,吃过的都说好。”

贺红梅一脸纠结,小手按着背包似乎犹豫要不要拿出吃食分享。

见江河拿出麻花她才一副松了口气的样子,拿出几个面包和煮鸡蛋。

“我父母工作忙,家里基本不开火,你们别嫌弃。”

这年头面包、麻花之类的吃食都得凭票购买,谁会嫌弃?

钟大奎以为她在客气,反而有点不好意思。

“这种精细吃食你留着自己吃吧,到乡下说不定就买不到了,还是先尝尝我带的包子。”

吃过饭,有人提议唱歌,得到所有人的积极响应,江河却兴趣缺缺,靠在车窗上看外面的风景。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提议讲生活中的先进事迹,江河依旧没有参加。

贺红梅和他谈心。

“下乡接受贫下中农教育,是光荣的事,你不要有抵触情绪。”

承认有抵触情绪是觉悟问题,被贴上觉悟低的标签,以后大会小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江河可受不了,赶紧否认。

“我很乐意下乡,只是有点想家。”

贺红梅还是不肯放过他。

“我们新时代青年,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我们……”江河头疼不己,先发制人提出一个问题。

“你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贺红梅愣了半天,愤愤瞪他。

“你这个问题分明是故意为难人。”

江河好心换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太难了,我换一个。”

“你带了多少卫生纸,乡下可买不到那玩意,不够用你咋办?”

贺红梅又羞又气脸都红了,狠狠瞪他一眼,骂了一句“臭流氓”,扭过头去不再理他。

耳根子终于清静了。

江河继续对着窗外发呆。

其实他问这么敏感的问题,也不全是为了故意气贺红梅,也想提醒她,下乡生活没有想象的美好,让她提前做好准备。

钟大奎去和其他小组交流思想,回来发现两人互不理睬,想缓和气氛。

“你们这是怎么了,有什么问题说开就好了,别闷在心里。”

贺红梅还没消气,瞪了江河一眼没说话。

江河也没有交朋友的兴趣,笑了笑说声“累了”,便把帽子扯下来遮在脸上假寐。

接下来的两天,钟大奎一首努力化解江河和贺红梅之间的矛盾,奈何两人都不领情,他也只能放弃了。

火车经过两天两夜,终于到达终点站,也就是三人的目的地——春城。

春城名字带个“春”字,却是极北苦寒之地,一年有半年是冬天,真正的夏天只有一个月左右时间,早晚还要穿外套。

望龙乡的干部倒是挺热情,早早就在车站等着了,接上三人好一通夸。

“俺们乡多少年没出过读书人,连认字的都没几个,你们来了正好给俺们上上课,教教俺们认字、算术啥的。”

乡里的条件肯定比乡下好,当老师也比种地轻松,江河自然乐意。

看得出来,钟大奎也是愿意的。

贺红梅却抢着表态。

“我们是来接受贫下中农教育的,要深入到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

“伟人说过,劳动才是最好的老师。”

得,伟人都搬出来了,乡领导还敢说啥?

只能送他们去乡下。

“城里的娃娃觉悟就是高,那就去卧牛村吧,那里最需要你们这种有觉悟的年轻人。”

江河和钟大奎听出乡领导语气中的不满和嘲讽,猜到这卧牛村条件肯定不是一般艰苦。

偏偏贺红梅没听出来,乐呵呵的坐上驴车。

在土路上颠簸了一小天,在三人骨头散架之前,总算来到了卧牛村。

搭眼望过去,村子三面环山,统共只有十几户人家,清一色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零零散散建在山脚下。

田里种着玉米、小麦,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村里显然没有想到,宝贝疙瘩一样的下乡青年会安排在这里,没有任何准备。

村长和乡领导完成“交接”手续后,一脸为难的搓着手考虑半天。

“没想到你们能来……你们先到我家坐着,我去替你们问问谁家能借住。”

贺红梅又抢着说话。

“不用麻烦老乡,随便给我们安排个空房子就行。”

村里也不是没有空房子,但都是破旧得实在住不了人,位置也不好,才会空出来的。

村长怕他们住不惯,带他们去空房子的路上一首说。

“你们先看看,依我说还是到老乡家住吧。”

空房子在山腰上,三间房塌了一间半,相对完好的那间,墙面裂开老长一道缝,眼看也支持不了多久了。

门前两块菜地很长时间没人管理,杂草比人还高。

就这样贺红梅还傻乐。

“条件越艰苦我们受到的教育越深刻,这里最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