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你还是一点也没变,磨磨唧唧的,直接说凶手是谁不就行了!”
班长有些无奈。
“我要是知道早就告诉大家了。”
他抓了抓头发,也略显烦躁。
“我只是知道一部分线索,但当年我想破脑袋都没想到凶手是谁。”
一个男生附和道:
“让班长说完吧,说不定我们能从中发现忽略的细节呢。”
同学们面面相觑,也只能点头,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至少我们坐在这里分析还不会死人。
班长开始娓娓道来。
“当年的第一个死者,你们也知道,是霍子仁,年级第一,人很内向。”
“他是死在一场测验上的,监考老师见他迟迟不交卷上前查看,却发现他没有了呼吸。”
“事后调查发现,霍子仁有严重的哮喘,当天走的太忙将药错拿成了维生素,考场上犯了病却没有药。”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也正是因为第一个死的人是年级第一,学校才重视起来这件事情。
这可是直接与他们的升学率挂钩。
如果死的只是个普通学生,校方大概早就把舆论压下去了。
班长还在继续说着。
“第二个死者是校花张素,她是美术生,人很开朗。”
“她是被发现死在了美术教室,当时正好是个周末,她独自来学校准备自己要参加国赛的作品。”
“结果美术教室的吊扇意外松动,砸中了她,听说血溅到了她的作品上,为她的作品画上最后一笔。”
张素出事后,学校派人检查过,的确是学校的吊扇年久失修,螺丝松动。
加上之前就有学生反映过这个情况,只不过校方一直没重视。
“第三个死者,就是当年大家都讨厌的年级主任。”
“他是死在学校水池里的,据说是那天雨太大,年级主任离开得又晚,没看清脚下的路,滑倒栽进了水池里。”
众人思索了半天,也没想出其中的所以然来。
有个女生忍不住问道:
“你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可这些人不都是死于意外吗?”
谁料,班长只是轻轻一笑,没有解释。
又有个人不解出声。
“班长,这三起案件到底为什么能被判断为连环杀人,难道凶手留下了什么特殊的标记吗?”
班长摇了摇头。
“没有,凶手什么都没有留下,但这三个人都死在他们擅长或者喜爱的环境中。”
“学霸霍子仁是死在考场,张素是死在美术教室,确实有点道理,但年级主任呢,难不成他喜欢水池?”
班里曾经最淘气的王强发言。
班长指出,“他喜欢鱼,他的办公室就养了一缸,学校水池的鱼也是他选的。”
王强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