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是驱赶一只苍蝇。
我看着他那张写满得意的脸,又看了看旁边李薇那副掩饰不住窃喜的表情。
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将整理好的文件压缩包,通过公司内网,发给了李薇。
发送成功。
2
李薇立刻搬了张椅子,紧挨着我坐下。
“夏姐,我刚来,很多东西不懂,交接的时候我想看着你操作,跟你学习学习。”
她的声音又甜又腻,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我的屏幕。
名为学习,实为监视。
组长站在旁边,抱着手臂,冷冷地补充了一句。
“李薇,你辛苦一点,把所有文件都检查一遍。”
“特别是图层和历史记录,要逐一检查,看看有没有‘后门’,或者藏了什么东西没交干净。”
他这话是对着李薇说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我。话语里的轻蔑和侮辱,像针一样扎人。李薇居然真的打开一个文件,装模作样地开始检查我的图层命名是否“规范”。
周围的同事纷纷低下头,假装在忙自己的事情。
讽刺。
这个项目的核心创意,是我熬了三个通宵,喝了八杯咖啡才想出来的。
组长当初为了赶进度,拿到甲方的首付款,还在部门周会上公开表扬我,说这就是“主人翁精神”,号召所有人向我学习。
现在,他却像防贼一样防着我。
我算是彻底看透了。什么流程,什么团队精神,都是借口。
他就是想过河拆桥,用他的亲信李薇,来抢走这份功劳,摘这个桃子。
我平静地接受了李薇的“监视”,甚至还“贴心”地告诉她快捷键。
我则打开企业微信,找到了我的考勤记录。
很好,这个月加班时长已经累计到了六十个小时。
小雯的私信又来了。
“气死我了!那个李薇是什么东西啊!我看了她之前的作品集,那审美,还停留在三年前!做的东西又土又没细节,凭什么接手你的项目!”
我笑了笑,没有回复。
交接工作很快完成。
下午六点整,下班铃声响起。
我准时关掉电脑,拿起背包。
办公室里,大部分人都还在埋头苦干,键盘声此起彼伏。
组长在不远处喊道:“今天晚上大家加个班,把方案再碰一下!”
所有人都应和着:“好的组长。”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挑衅。
我像是没看见一样,径直走向打卡机。
“滴。”
打卡成功。
我成了全部门第一个下班的人。走出写字楼,晚风吹在脸上,很舒服。
我去了早就想看的一个美术展,然后在朋友圈发了九张图。
精美的画作,悠闲的自己,还有定位:XX美术馆。
没有配一个字。但这已经足够了。
这条朋友圈与办公室里那灯火通明的加班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很快,我看到组长点了个赞,又迅速取消了。
第二天,我依旧准点上下班。
组长在部门群里@我,询问一个之前由我负责的技术细节。
我只回复了两个字:“收到。”
然后,我把当初整理的技术文档,原封不动地转发给了李薇,再无下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