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傍晚,陆梓瑜提前两小时就开始准备。
那套昂贵的西装被她用挂烫机仔细熨烫得一丝褶皱也无。
她反复练习着仪态,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松弛,更像一个惯常出入这种场合的人,而不是一个绷紧神经、随时准备逃跑的闯入者。
她甚至对着镜子练习了几个表情——略带好奇的欣赏,遇到熟人时的微微颔首,以及那种恰到好处、不至于显得谄媚也不会过于冷淡的微笑。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暴露她,她必须小心。
临出门前,她最后检查了一遍装备:微型相机妥帖地藏在西装内袋一个特制的暗格里,邀请函放在最方便取用的外侧口袋,手机调至静音。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胃里因紧张而泛起的轻微不适,锁上了工作室的门。
那家私人画廊位于城市另一个知名的艺术区,与“铂宫”的喧嚣浮华不同,这里更偏向于一种低调的奢华。
画廊本身是一栋经过改造的老洋房,白墙灰瓦,绿植掩映,透着几分雅致。
出示邀请函时,陆梓瑜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生怕被看出什么破绽。
但门口的工作人员只是礼貌地扫了一眼,便微笑着示意她可以进去了。
内部空间开阔,灯光设计得极为巧妙,柔和地打在墙面的画作和中央的雕塑上。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槟酒气、点心甜香和一种清冷的木质调香氛味道。
衣着光鲜的男男女女端着酒杯,低声交谈,脸上挂着得体而疏离的笑容。
陆梓瑜下意识地拉了拉帽檐,尽量让自己贴着边缘移动,目光却像雷达一样快速扫过全场。
没有池彦的身影。
她稍微松了口气,但神经并未放松。
她从侍者的托盘里取下一杯香槟,假装欣赏画作,实则继续观察环境,熟悉出口,并留意着入口方向的动静。
她必须在他出现的第一时间注意到,并想办法自然地进入他的视野范围,而不是突兀地凑上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酒会的气氛越来越热烈,但池彦始终没有出现。
陆梓瑜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搞错了信息,或者那条新闻根本就是误报。
焦虑感慢慢滋生,手里的香槟一口没喝,却觉得掌心有些出汗。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入口处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清晰的骚动。
不是大声喧哗,而是一种气氛上的微妙变化——交谈的声音似乎低了几分,不少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飘向同一个方向。
陆梓瑜的心猛地一提,循着众人的视线望去。
池彦来了。
他并没有像某些名人那样前呼后拥,只带了一个看起来像是助理的年轻人。
他换了一身深灰色的休闲西装,比那晚在铂宫看起来随意一些,但周身那股迫人的气场丝毫未减。
他没有刻意张扬,却自然而然成了全场的焦点。
画廊老板——一位颇有气质的中年女士——立刻笑着迎了上去,与他握手寒暄。
不少人开始若有若无地向那个方向移动,试图寻找搭话的机会。
陆梓瑜按捺住立刻上前的冲动。
她强迫自己转过身,背对着那个方向,假装全神贯注地欣赏面前一幅色彩浓烈的抽象画,心脏却像擂鼓一样重重敲打着胸腔。
她需要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
现在过去,只会淹没在一堆试图巴结奉承的人群里。
她用眼角的余光留意着那边的动静。
池彦似乎与画廊老板相谈甚欢,偶尔与上前打招呼的人简短握下手,表情依旧是那种淡淡的、看不出真实情绪的疏离。
过了一会儿,他大概是应付完了第一波寒暄,端着一杯酒,开始独自沿着展线慢慢踱步,目光掠过墙上的画作,似乎真的在欣赏。
他的助理则保持了几步的距离跟在后面。
机会来了。
陆梓瑜深吸一口气,握了握拳,让指尖的轻微颤抖停下来。
她调整了一下表情,端起那杯几乎没动的香槟,状似随意地转身,沿着与池彦平行的另一条展线移动,目光也落在画上,仿佛只是另一个沉浸其中的观众。
她的心跳得飞快,大脑飞速运转,计算着脚步和角度,试图制造一场“偶遇”。
终于,在一个相对僻静的转角,一组小型雕塑作品前,只有他们两人。
池彦正驻足看着一件铜雕。
陆梓瑜觉得自己的喉咙发干。
她停下脚步,站在那件铜雕的另一侧,也做出欣赏的样子。
沉默了几秒,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响起,刻意压低了声线,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探讨般的犹豫:“这件作品的肌理处理得很特别,狂放里又带着某种精确的控制力……抱歉,打扰了,只是忍不住感慨一句。”
她说完,心脏几乎停跳。
目光没有立刻看向池彦,而是依旧停留在雕塑上,仿佛真的只是艺术爱好者之间的随口交流。
池彦似乎微微顿了一下,侧过头,目光落在了她身上。
那目光依旧带着审视,比那晚在走廊里匆匆一瞥更加首接,更加具有穿透性。
隔着几步的距离,陆梓瑜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压力,她强迫自己维持着镇定,甚至微微偏过头,迎上他的视线,脸上带着一丝被打扰后的抱歉和出于兴趣的坦然。
时间仿佛凝固了几秒。
池彦的视线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觉得她有点眼熟,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他的目光扫过她过于清秀的眉眼,和她那身明显价值不菲、却似乎与主人气质略有疏离的西装。
然后,他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勾了一下,那弧度淡得几乎看不见,却让陆梓瑜后背瞬间绷紧。
“精确的控制力?”
他开口了,声音不高,带着一点慵懒的玩味,像是在重复她的话,又像是在质疑,“你看到的是控制?
我倒是觉得,作者更想表达的是一种失控的边缘感,一种濒临崩溃的……张力。”
他的声音低沉地敲在陆梓瑜的耳膜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陆梓瑜的心沉了一下。
她知道自己可能说错了话,露出了破绽。
她对艺术的了解仅限于临时抱佛脚查的资料,根本无法与可能真的懂行或者首觉敏锐的池彦进行深层交流。
但她不能露怯。
她稳住呼吸,顺着他的话,试图挽回:“您说得对。
仔细看,这种‘精确’确实更像是某种挣扎后的痕迹,是试图束缚失控而留下的烙印……这种解读确实更深刻。”
她适时地流露出一点受教和恍然大悟的表情。
池彦的目光在她脸上又转了一圈,这次,那点玩味似乎加深了些。
“哦?”
他轻轻晃了晃手中的酒杯,琥珀色的液体在水晶杯壁上划出优雅的弧线,“看来‘他’遇到知音了。”
他这个“他”,不知道指的是雕塑的作者,还是那件雕塑本身。
说完这句话,他似乎对这场偶然的艺术探讨失去了兴趣,目光重新投向了那件铜雕,侧脸线条恢复了一贯的冷硬。
明显的结束信号。
陆梓瑜知道不能再停留了。
再待下去,只会更加暴露自己的无知和刻意。
她微微颔首,语气保持礼貌和适度:“受教了。
不打扰您欣赏了。”
然后,她端着酒杯,转身,以一种尽量从容不迫的步伐,向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首到拐过一个弯,彻底脱离池彦的视线范围,她才感觉到自己后背的衬衫己经被冷汗微微浸湿。
第一次接触,短暂,充满了试探和风险。
她甚至不确定自己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一个略有见解但可能班门弄斧的年轻艺术爱好者?
还是一个行为举止有点奇怪的陌生人?
她走到餐台边,假装挑选点心,手指却微微发颤。
她迅速在脑中复盘刚才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对话。
池彦那双眼睛太毒了,似乎能轻易看穿伪装。
但无论如何,她总算在他的视野里留下了极其微弱的一笔。
就在她心神不宁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池彦的助理快步走到他身边,低声说了句什么。
池彦听完,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随即对画廊老板点头示意了一下,便带着助理朝出口方向走去。
他竟然这么早就走了?
陆梓瑜一愣,下意识地想跟上去看看怎么回事。
但她立刻克制住了这种冲动。
跟踪池彦?
她还没那个本事,只会立刻暴露自己。
她只能站在原地,看着他那挺拔而冷漠的背影消失在画廊的门口。
酒会还在继续,气氛重新变得轻松起来。
但陆梓瑜却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目标离开了,她今晚的任务似乎也提前结束。
她又在画廊里逗留了半个小时,勉强应付了几句旁人的搭讪,确保不会显得自己来得突兀走得也突兀,然后才准备离开。
走到门口,晚风一吹,她打了个激灵,才彻底从刚才那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中缓过神来。
第一次正面接触,比她想象中更难,更令人窒息。
那个男人带来的压迫感,远超预期。
她拿出手机,想看看时间,却发现了一条几分钟前姜小帅发来的信息:”怎么样?
一切顺利吗?
没被人赶出来吧?
“看着这条信息,陆梓瑜苦笑了一下。
她低头,快速回复:”差点露馅。
目标段位太高,提前离场。
“发送成功。
她收起手机,抬头望了望被城市灯光映照得泛红的夜空,长长地、缓缓地吐出一口气。
首战不算成功,但至少,没有完全失败。
她见到了他,和他说了话,并且安全撤离。
接下来该怎么办?
那条关于“流光计划”和海悦传媒的线,又该如何继续?
问题像缠绕的丝线,包裹着她。
但她心里那点不甘的火苗,却被这次短暂的交锋吹得更旺了一些。
她拉紧西装外套,迈开步子,汇入了夜晚街头熙攘的人流之中。
背影看起来有些单薄,却带着一股不肯回头的执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