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心语小说!手机版

心语小说 > 军事历史 > 1937爆炸事故

1937爆炸事故

子曰学之 著

军事历史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子曰学之的《1937爆炸事故》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民国九秋老虎赖在河北宛平的天空不肯金家私塾后院的老槐树耷拉着叶蝉鸣声里裹着股燥五岁的金承煜蹲在墙盯着砖缝里一只断了腿的蟋蟀发他穿着月白布领口沾着泥额前碎发被汗水浸得贴在皮肤一双黑亮的眼睛却像浸了井水似透着股与年龄不符的专“承煜!又逃先生的课!” 母亲周玉茹的声音从正屋传带着几分无金家是宛平城里少有的书香门祖上出过前清太医院院到了父亲金景鸿...

主角:金承煜,金景鸿   更新:2025-09-26 16:53:3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民国九年,秋老虎赖在河北宛平的天空不肯走。

金家私塾后院的老槐树耷拉着叶子,蝉鸣声里裹着股燥意,五岁的金承煜蹲在墙角,盯着砖缝里一只断了腿的蟋蟀发呆。

他穿着月白布衫,领口沾着泥点,额前碎发被汗水浸得贴在皮肤上,一双黑亮的眼睛却像浸了井水似的,透着股与年龄不符的专注。

“承煜!

又逃先生的课!”

母亲周玉茹的声音从正屋传来,带着几分无奈。

金家是宛平城里少有的书香门第,祖上出过前清太医院院判,到了父亲金景鸿这辈,虽不再为官,却也凭着一手好医术在城里开了间药铺,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只是这独子金承煜,自小就透着股 “野” 劲,不爱背书,倒喜欢往院子角落、城外荒坡跑,跟猫啊狗啊的打交道。

金承煜慌忙把蟋蟀拢进掌心,撒腿往院外跑。

他知道母亲不会真生气 —— 自小他就比别的孩子 “金贵”,三岁时得过一场急病,高烧不退,城里的大夫都摇头,最后是祖父用一枚传家的玉佩贴在他胸口,硬生生熬了三天才退了烧。

打那以后,家里人对他就多了几分纵容。

出了金家大门,街面上飘着胡麻油的香气。

宛平城里的铺子大多还开着,只是布庄的伙计招揽生意时,嗓门里少了几分往日的底气 —— 前几日刚有一队军阀的兵丁从城外过,马蹄子把青石板路踏得咚咚响,听说邻县己经打起来了。

金承煜不懂这些,他只知道城外那口老井边,常有小野猫出没。

老井在城根下,井栏是青石雕的,被岁月磨得光滑。

金承煜刚蹲下身,就看见一只三色猫缩在井边,后腿流着血,眼神怯生生的。

他伸手想去摸,小猫却往后退了退,不小心撞在了井栏上,眼看就要掉下去。

金承煜急了,伸手去拉,脚下却一滑,整个人 “扑通” 一声掉进了井里。

井水冰凉,瞬间淹没了金承煜。

他吓得闭紧眼睛,手脚胡乱扑腾,脑子里一片空白。

就在这时,他忽然觉得手心发热,像是有团暖流在慢慢散开。

他下意识地睁开眼,竟看见双手之间浮着一层淡淡的金光,那金光像薄纱似的裹住他,井水仿佛被无形的屏障隔开,他竟没有往下沉。

更奇怪的是,他的手碰到井壁上的青苔时,原本粗糙的青苔竟变得柔软,连带着他刚才追猫时被石头划破的膝盖,也不疼了。

金承煜愣了愣,试着挥动双手,那金光也跟着动,井水被搅得泛起涟漪,却始终碰不到他的身体。

他就这么悬在井里,看着头顶的井口像个圆形的月亮,心里又惊又奇。

“承煜!

承煜!”

远处传来父亲金景鸿的呼喊声。

金承煜连忙应了一声,他想往上爬,可井壁太滑,根本用不上力。

就在这时,他忽然觉得手心的金光更亮了些,身体竟像被什么东西托着似的,慢慢往上飘。

等金景鸿跑到井边时,正好看见儿子从井口探出头,身上的衣服竟然没怎么湿,只有裤脚沾了点水。

“你这孩子,怎么掉井里了?”

金景鸿慌忙把儿子拉上来,伸手摸他的额头,“没着凉吧?

有没有哪里疼?”

金承煜摇摇头,把刚才在井里的事说了一遍,还伸出手想给父亲看那金光。

可手心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金景鸿皱了皱眉,以为儿子是吓糊涂了,只叮嘱他以后不许再到井边来,便带着他回了家。

可金承煜知道,那不是幻觉。

晚上睡觉时,他偷偷把手放在被窝里,集中精神想着白天的感觉,手心果然又热了起来,虽然没有金光浮现,却能清楚地感觉到一股暖流在指尖游走。

他想起那只受伤的三色猫,悄悄溜出房间,往城外跑去。

老井边,三色猫还缩在原地,伤口比下午更严重了。

金承煜蹲下身,轻轻伸出手,把掌心贴在小猫的伤口上。

他集中精神,试着调动那股暖流,果然,手心又热了起来,淡淡的金光透过皮肤渗出来,落在小猫的伤口上。

小猫原本紧绷的身体慢慢放松,伤口处的血竟渐渐止住了,连红肿也消退了些。

金承煜又惊又喜,他小心翼翼地把小猫抱起来,找了个干草堆藏好,才偷偷回了家。

从那天起,他总爱往城外跑,用手心的金光治愈受伤的小动物 —— 被车轧伤腿的狗、断了翅膀的鸟、被虫子咬得奄奄一息的兔子。

他发现,每次用了那金光后,自己都会觉得有些累,但只要睡一觉,又会恢复过来。

他没告诉任何人这个秘密,就像守护着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宝藏。

转眼三年过去,金承煜八岁了。

这三年里,宛平的局势越来越乱,军阀混战的消息不断传来,城里的兵丁换了一茬又一茬,药铺的生意却越来越好 —— 每天都有受伤的人来求医,金景鸿常常忙到深夜。

金承煜也懂事了些,不再整天贪玩,有时会帮着母亲抓药、晒草药,只是依旧会偷偷用自己的能力,帮那些没钱看病的穷人家的孩子治些小伤。

这天下午,金承煜去城外采草药,刚走到城根下,就听见一阵嘈杂的声音。

他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群穿着灰布军装的士兵抬着担架走过来,担架上的人浑身是血,有的断了胳膊,有的少了腿,呻吟声此起彼伏。

金承煜吓得往后退了退,却看见一个士兵从担架上滚了下来,伤口处的血汩汩地流,眼看就要不行了。

不知怎的,金承煜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愤怒,他想起父亲说过,这些士兵都是为了保护老百姓才受伤的,可现在却没人管他们。

他握紧拳头,只觉得手心的暖流越来越盛,甚至有些发烫。

就在这时,他听见身边传来 “咕嘟咕嘟” 的声音,低头一看,竟是那口老井里的水在冒泡,像是要沸腾似的!

井水越冒越凶,水花溅得老高,连井栏都被染湿了。

周围的士兵和百姓都惊呆了,纷纷往后退。

金承煜也慌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引发这样的事,想控制住那股暖流,可手心的热度却越来越高,井水冒泡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无量天尊,施主且慢。”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金承煜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青布道袍的老道士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把拂尘,须发皆白,眼神却很清亮。

老道士走到井边,从袖里掏出一张黄色的符纸,捏在手里轻轻一摇,符纸竟自己燃了起来。

他嘴里念念有词,将燃烧的符纸扔进井里,井水冒泡的声音顿时小了下去,慢慢恢复了平静。

金承煜只觉得手心的热度瞬间退了下去,整个人也松了口气。

老道士转过身,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施主小小年纪,竟有如此修为,只是心性未定,阴阳失衡,若不加以克制,恐有祸端。”

“道长,您说什么?

我听不懂。”

金承煜挠了挠头。

老道士笑了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你体内有一股先天阳气,能趋吉避凶、治愈万物,本是好事,可你刚才情绪激动,阳气外泄,扰了这井的灵气,也乱了你自身的平衡。

记住,日后需以静制动,不可轻易动怒,否则不仅会伤了自己,也会累及他人。”

说完,老道士从袖里掏出一枚小小的木牌,递给金承煜:“这是清心符牌,你带在身上,可助你平复心绪。

若日后遇到难处,可往北平白云观寻我。”

金承煜接过木牌,只见上面刻着一些奇怪的纹路,摸起来很光滑。

他还想再问些什么,老道士却转身走了,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他一眼:“你祖父金明远,曾与我有一面之缘,这枚符牌,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金承煜愣在原地,手里攥着符牌,心里满是疑惑。

他知道祖父金明远曾是前清太医院院判,却从没听说过祖父认识道士。

他回到家,把遇到老道士的事告诉了父亲。

金景鸿听了,脸色变了变,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你祖父临终前,确实留下过一些东西,说等你长大了再给你。”

当天晚上,金景鸿从书房的柜子里取出一个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卷泛黄的竹简和半枚玉佩。

竹简上的字迹模糊,金承煜只认出 “黄帝内经” 西个字,玉佩是白玉做的,上面刻着 “天罡” 两个字,摸起来温润如玉,和他小时候祖父贴在他胸口的那枚玉佩很像。

“这卷《黄帝内经》是残卷,你祖父说,里面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医术,还有关于咱们金家的秘密。”

金景鸿拿起玉佩,递给金承煜,“这半枚玉佩,是你祖父年轻时得到的,他说咱们金家与道家玄学有着隐秘的联系,只是具体是什么,他也没说关楚。

那老道士提到你祖父,想必也是知道这些事的。”

金承煜接过玉佩,放在手心,忽然觉得玉佩微微发热,和他手心的暖流竟有几分相似。

他看着竹简上模糊的字迹,又想起老道士说的 “阴阳失衡,需以静制动”,心里忽然有了一种感觉 —— 自己身上的秘密,还有金家的秘密,恐怕都和这些东西有关。

那天晚上,金承煜把玉佩和老道士给的符牌放在枕头底下,睡得格外安稳。

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片金光里,身边有很多受伤的人,他伸出手,金光落在他们身上,伤口都慢慢愈合了。

他还梦见祖父站在不远处,笑着对他说:“承煜,好好用你的能力,莫忘了医者仁心,莫忘了家国大义。”

醒来时,天己经亮了。

金承煜摸了摸枕头底下的玉佩和符牌,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他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身上的能力会带来什么,但他知道,祖父的话,老道士的叮嘱,他都要记在心里。

窗外,太阳慢慢升了起来,照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金承煜知道,属于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而这乱世,也注定会让他的人生,变得不再平凡。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