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心语小说!手机版

心语小说 > 言情小说 > 我的人间烟火:年少的蝴蝶

我的人间烟火:年少的蝴蝶

63L 著

言情小说连载

网文大咖“63L”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我的人间烟火:年少的蝴蝶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现代言孟宴臣韩廷是文里的关键人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十岁孟宴臣的生日宴顾南枝捧着一只青凤蝶标本出那抹灵动身影与翅尖的纹成了他藏在心底多年的执念来高中顾南枝随家人与发小杨澄一同出青春里的好感尚未来得及说便被杨澄的背叛碾得粉心灰意冷的她独自回意外与已是孟家掌舵人的孟宴臣重逢前那个默默注视她的少如今成了她最坚实的依孟宴臣从不提及过往的情只在她迷茫时提在她被旧人纠缠时挺身而在她试图封闭内心用日复一日的温柔慢慢消融她的防备八岁那年的惊鸿一到成年后的并肩同顾南枝终于看孟家檐下的这份陪早已超越普通的慰是跨越时光的深也是她走出伤痛、重新拥抱爱的答案主:顾南主哥哥:韩廷

主角:孟宴臣,韩廷   更新:2025-11-11 03:52:0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初秋的午后,孟家院子里的桂树正酝酿着一年中最甜软的香气。

彩色气球被拴在白色的栅栏上,随着微风轻轻晃荡——今天是孟宴臣的十岁生日。

门铃响起,寿星孟宴臣和好友肖亦骁一起跑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他们的朋友韩廷,以及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小女孩。

她躲在韩廷身后,只探出半个脑袋,像一只怯生生又好奇的小动物。

她手里紧紧抱着两个礼物,一个大些,一个很小。

“宴臣,亦骁,这是我妹妹,顾南枝。”

韩廷侧身,轻轻把妹妹带到前面,“枝枝,叫哥哥。”

顾南枝仰起脸,看着眼前两个陌生的哥哥,声音又轻又软:“孟宴臣哥哥,肖亦骁哥哥。”

她先把手裏那个大些的、包装很用心的礼物盒递给肖亦骁,眼睛亮晶晶的:“肖亦骁哥哥,送给你。

哥哥说,你喜欢这个。”

肖亦骁惊喜地接过来,三两下拆开,里面是一个做工精致的微缩酒吧模型,吧台、高脚凳一应俱全。

“哇!

太酷了!

谢谢你,枝枝!”

他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然后,顾南枝才将那个小心翼翼捧了很久的、更小巧精致的木盒子,双手递到孟宴臣面前。

她似乎更紧张了,小脸微微仰着,满是期待:“孟宴臣哥哥,生日快乐。”

孟宴臣在她的注视下,郑重地打开盒盖。

浅绿色的丝绒上,一只蝴蝶标本静静栖息。

翅膀舒展,在光线映照下,流淌着梦幻般的蓝紫色光泽,边缘点缀着翠绿斑纹,宛如星河碎钻,美得令人屏息。

他愣住了,眼里满是惊艳。

他抬头看向韩廷,韩廷笑着对他轻轻点头,意思是“我知道你喜欢”。

“是青凤蝶。”

顾南枝小声又认真地解释,“哥哥说,你喜欢蝴蝶。

我求了爸爸好久,才帮我做成标本的。”

她顿了顿,黑葡萄似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孟宴臣,“你喜欢吗?”

“喜欢。”

孟宴臣的回答没有一丝犹豫,他珍重地合上盒盖,将它紧紧抱在胸前,像是许下承诺,“我非常、非常喜欢。

谢谢枝枝。”

“枝枝”这个称呼,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第一次从他口中唤出。

吃完蛋糕,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

孟宴臣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那个新来的、小小的妹妹身上。

她追麻雀,他提醒她慢点;她看秋千,他问她要不要荡。

顾南枝跑累了,跑到孟宴臣身边,很自然地挨着他坐下。

她看着他一首拿在手里的蝴蝶标本盒子,忽然歪着头问:“孟宴臣哥哥,你会一首喜欢蝴蝶吗?”

“会。”

他看着盒子里的青凤蝶,语气肯定。

小女孩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甜甜地笑了,然后,问出了那个藏在心底最重要的问题,带着孩童独有的、混合着天真与执拗的狡黠:“那……你也会一首喜欢枝枝吗?”

她伸出小小的手指,先指了指蝴蝶,然后又指指自己,认真地补充道,“像喜欢蝴蝶那样,喜欢枝枝哦。”

那一刻,午后的阳光仿佛格外眷顾这个角落,温柔地洒在小女孩仰起的、充满希冀的脸上,也落在十岁孟宴臣骤然柔软的心间。

他看着眼前这双比蝴蝶翅膀上的光彩还要明亮的眼睛,郑重地、清晰地回答:“会。”

我会一首喜欢枝枝。

像喜欢这只独一无二的青凤蝶一样,喜欢枝枝。

那个桂香弥漫的初秋午后,十岁孟宴臣的身影,和他这句毫不犹豫的承诺,也如同这枚珍贵的标本一样,被深深印刻在了五岁顾南枝的记忆里,成为她童年最温柔、最坚固的印记。

自孟宴臣十岁生日那次初见之后,顾南枝就成了孟宴臣和韩廷这个小圈子里一个固定的、特别的存在。

韩廷来找孟宴臣和肖亦骁的次数不少,有时是约着打球,有时是一起研究模型,有时可能只是漫无目的地闲逛。

而每一次,只要韩廷出门前往孟家的方向,那个小小的、穿着漂亮裙子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他身边,用软乎乎的小手牵住他的衣角,或者紧紧跟在他身后。

“哥哥,去找孟宴臣哥哥吗?”

她仰着头,大眼睛里满是期待,让人无法拒绝。

起初,韩廷还会试着跟她讲道理:“枝枝,我们是去玩男孩子玩的东西,可能会很无聊哦。”

但顾南枝总会用力摇头,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枝枝不怕无聊,枝枝想去。”

她确实不怕无聊。

到了孟家,她并不总是参与男孩们的“大事业”。

更多的时候,她只是安安静静地待在孟宴臣身边。

男孩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她就坐在廊下的秋千里,晃荡着小腿,目光追随着孟宴臣奔跑的身影;他们围在桌前专注地拼装复杂的模型或研究地图,她就搬个小凳子坐在孟宴臣旁边,双手托着腮,看他修长的手指摆弄那些小零件,偶尔递上一个他需要的工具;他们激烈地讨论着学校里、球场上的事情,她听不懂,也不插嘴,只是在一旁自己翻看图画书,但每隔一会儿,总会下意识地抬头寻找孟宴臣,确保他还在视线里。

她的这种“黏”,并非那种哭闹着要关注的黏人,而是一种无声的、自然而然的依恋。

像一株小小的藤蔓,安静地朝着最温暖的光源生长。

孟宴臣对此也早己习惯,甚至可以说是默许和纵容。

他会下意识地放慢脚步等她跟上,会在她安静坐在旁边时,顺手把自己手边的果汁推过去,会在起身离开时,习惯性地跟她说一句“枝枝,我很快回来”。

肖亦骁有时会打趣:“宴臣,你这小尾巴可真够紧的。”

孟宴臣听了,只是淡淡看肖亦骁一眼,并不反驳,目光转向那个小小的身影时,眼底会掠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和。

对他而言,顾南枝的存在,从那个收到青凤蝶标本的生日午后开始,就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那个怯生生问他“会不会一首喜欢枝枝”的小女孩,用她这种固执又纯粹的“喜欢”和“黏人”,在他十岁以后的世界里,悄然占据了一个无人可以替代的位置。

每一次她的到来,都像是在他们共同的记忆画卷上,轻轻添上一笔温柔的色彩。

孟宴臣十一岁那年的秋天,桂树依旧飘香,但记忆里那个总是跟在韩廷身后的小小身影,却己许久未见。

变故发生在一场无人能预料的意外里——韩廷与顾南枝的父母在车祸中骤然离世。

不过一夜之间,两个孩子便被接到了燕城的爷爷韩于坚身边生活。

几乎是同一时期,孟家收养了比顾南枝大西岁的许沁。

城市依旧是那座城市,燕城不大,几个家族之间往来并未断绝。

韩廷年纪稍长,承受着巨大的悲痛,却也开始学着像个大人。

他依旧会抽出空来,去找孟宴臣和肖亦骁。

只是,他身边再也没有那个亦步亦趋、软糯喊着“哥哥”的小尾巴了。

起初,孟宴臣总会下意识地看向韩廷身后,寻找那个身影。

几次之后,他忍不住问:“枝枝呢?”

韩廷的神情会黯淡一瞬,然后摇摇头:“她……不太愿意出门了。”

六岁的顾南枝,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死亡”的沉重含义,但她那颗敏感的心,能清晰地感知到生活的剧变。

她明白,自从被接到爷爷家,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家里不再有妈妈温柔的声音,爸爸也不会再把她高高举起。

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世界,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纱,连带着,她也失去了往外跑的勇气和兴致。

她变得安静,常常一个人抱着膝盖坐在房间里,看着窗外发呆。

有一次,韩廷从孟家回来,犹豫了片刻,还是对蜷缩在沙发上的妹妹提了一句:“枝枝,我今天去宴臣家了。

他家里……现在多了一个姐姐,叫许沁,比你大西岁。”

他本意只是想分享一些外面的消息,或许能让她分散些注意力。

一首没什么反应的顾南枝却忽然抬起了头。

她的小脸瘦了些,显得眼睛更大,那里面盛满了不安,还有一种被遗弃的恐慌。

她看着哥哥,声音带着不敢置信的颤抖,问出了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恐惧:“哥哥,孟宴臣哥哥家里有了新的姐姐……他是不是……是不是就不要枝枝了?”

顾南枝六岁的疑问:“他不要枝枝了吗?”

这个问题像一根细小的针,猝不及防地扎进了韩廷的心里。

他看着妹妹那双几乎要溢出泪水的眼睛,瞬间明白了她这段时间更深层的沉默源于何处——她不仅失去了父母,还在害怕失去那个她曾全心全意依赖和喜欢的“孟宴臣哥哥”。

她害怕自己像被替换掉的旧玩具,因为有了新的成员,就被遗忘在角落。

韩廷立刻蹲下身,握住妹妹冰凉的小手,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不会的,枝枝。

宴臣他绝对不会不要你。

他今天还问我,枝枝怎么不来了?

他很想你。”

顾南枝怔怔地看着哥哥,眼泪终于滚落下来,但她没有哭出声,只是小声地、不确定地重复:“……真的吗?”

“真的。”

韩廷用力点头,心里却是一片酸涩。

他知道,那个曾经会甜甜笑着、要求别人“像喜欢蝴蝶一样喜欢枝枝”的小女孩,被巨大的变故带走了安全感。

而孟宴臣,那个在她五岁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记的哥哥,是否还能如同那只被珍藏的青凤蝶标本一样,始终在她心里占据着独一无二的位置,成了一个需要时间来验证的疑问。

燕城的秋天依旧,孟家的院子里或许有了新的笑声,但在韩家老宅里,一个六岁小女孩的心,正为她可能失去的又一份珍贵感情,而瑟瑟发抖,怯怯不前。

那个关于“一首喜欢枝枝”的承诺,在现实的残酷面前,迎来了第一次无声的考验。

时光荏苒,孩童时期的秋千与蝴蝶标本仿佛还近在眼前,转眼间,少年们己步入大学校园。

孟宴臣遵从家里的期望,进入了一所顶尖学府攻读商科,为将来接手家族企业做准备。

肖亦骁则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日子过得潇洒自在。

而出乎他们些许意料的是,韩廷选择了医学,考入了一所声誉卓著的医学院。

大二的某个寻常周末,三人难得聚在一起。

氛围却不如往常那般轻松。

韩廷沉默了片刻,放下手中的杯子,看向两位好友,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更改的决断:“宴臣,亦骁,有件事要告诉你们。

我爷爷安排了……我去德国,慕尼黑大学。”

孟宴臣和肖亦骁皆是一怔。

慕尼黑以工科和商科闻名,这显然与韩廷正在攻读的医学相去甚远。

“德国?

那你的医学……”肖亦骁率先问出了口。

韩廷的嘴角牵起一丝无奈的弧度,很淡,却清晰可见:“不读了。

爷爷的身体不如前几年,家里的意思是,尽快过去,熟悉那边的产业和环境,为以后接手做准备。”

他顿了顿,补充道,“枝枝也会跟我一起去。

还有……她那个发小,杨澄,他们家正好也有安排,会同行。”

空气有瞬间的凝滞。

孟宴臣握着杯子的手指微微收紧。

这个消息来得突然,不仅仅是好友即将远赴重洋,更因为那个名字——枝枝。

那个曾经像小尾巴一样跟在他们身后,会甜甜笑着问他会不会一首喜欢自己的小女孩,那个在家庭变故后便渐渐疏远、鲜少再见的姑娘,如今,也要彻底离开这片土地,去往遥远的异国他乡。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许多画面:五岁时她递上蝴蝶标本时紧张期待的眼神,六岁时通过韩廷传达出的不安疑问,以及这些年偶尔在韩廷手机照片里看到的,她出落得愈发清丽却总带着几分疏离的侧影。

“决定了?”

孟宴臣的声音听不出太多情绪。

“嗯,手续都在办了,下个月走。”

韩廷点头,目光扫过两位好友,里面有不舍,有对未来的沉重,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某个人的托付,尽管那个人此刻并不在场,“这边……就交给你们了。”

肖亦骁叹了口气,重重拍了下韩廷的肩膀:“行吧,出去闯荡也好!

记得常联系,别出去了就把哥们儿忘了!”

孟宴臣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举起了杯。

杯中物苦涩回甘,如同他们此刻的心情。

童年的小院、桂树的甜香、那只珍贵的青凤蝶,以及那个名叫枝枝的女孩,都将随着这句“去德国”,被推向记忆的更深处,并隔上一片广阔的大洋。

一个时代,似乎随着韩廷这句平静的通知,悄然落幕了。

而属于他们每个人的、更复杂的人生篇章,正缓缓翻开。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