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房昊的《当朱棣穿越成李承乾》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当朱棣魂穿崇刚从老歪脖子树上下回忆了一下天下大他想了想打到城门口的李自成跟兵强马壮的多尔又想了想贪掉了整个大明天下的文武百朱棣差点没把自己再挂上好在朱棣一回他不是自己孤身穿过来跟他一起靖一起五征漠北的五万忠勇骑齐刷刷站在他的身还有个黑衣僧人当先出冲他笑道: 陛别来无 1当永乐的凯歌渐行渐西洋的波涛落在天朱棣正要奔赴黄脑海里忽然泛上...
主角:朱棣,李自成 更新:2025-06-12 11:47:49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他想了想打到城门口的李自成跟兵强马壮的多尔衮,又想了想贪掉了整个大明天下的文武百官,朱棣差点没把自己再挂上去。
好在朱棣一回头,他不是自己孤身穿过来的。
跟他一起靖难,一起五征漠北的五万忠勇骑兵,齐刷刷站在他的身后。
还有个黑衣僧人当先出列,冲他笑道: 陛下,别来无恙。
1
当永乐的凯歌渐行渐远,西洋的波涛落在天边,朱棣正要奔赴黄泉,脑海里忽然泛上许多画面。
从朱祁镇土木堡一战葬送大明精锐开始,朱棣的眼皮就开始跳。
后边又出来万寿帝君嘉靖,自以为暗操独治,其实已经被文官集团玩得跟孙子一样。
更别说崇祯皇帝朱由检了,人菜瘾大,向文官们收钱收不上来,杀忠臣义士倒是毫不手软。
大明江山在朱棣脑海里碎成一片一片,他依稀能看到满清鞑子杀进关来,屠刀高高扬起,遍地都是无辜百姓的尸体,华夏衣冠随之沦丧。
朱棣脸上的肌肉开始抖。
自己五征漠北,打出来赫赫声威,万国来朝,竟被不肖子孙祸害成这样
人生尽头的黑暗还没完全铺开,一股怒气勃然而生,朱棣固然感觉自己呼吸困难,却又被这股怒气顶上来澎湃的力量。
朱棣猛地睁眼。
眼一睁,天旋地转,星月高悬,换了人间。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煤山,老歪脖子树,朱棣发现自己莫名横在半空,变成了已经上吊的朱由检。
朱棣: ???
卧槽,这次又轮到我了?
朱棣回忆了一下梦里的画面: 这会儿李自成已经破了外城,多尔衮也已经集结大军,崇祯这龟孙半点责任不敢担,跟明末的士大夫一样,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弃江山。
这能怎么破?
朱棣嘴角抽了抽。
没事,当年朱允炆削藩,同样是必死之局,自己能用百人打出江山。
如今就是吊在老歪脖子树上,也未尝不能跟老天赌一把。
但朱棣很快又发现一个问题。
自己睁眼变成了崇祯,可崇祯在上吊啊这要是不把自己放下来,别说再造江山,分分钟就再见阎王了。
奈何绳子挂在喉咙上,朱棣叫不出来,只能在那扑腾,挣扎,蛄蛹。
边上的太监王承恩,正捧着黄绫,已哭成个泪人。
就在不久之前,他见到他的万岁爷走到老歪脖子树前,慷慨陈词,痛骂群臣,然后把自己朝树上一挂。
嘎,死逑了。
王承恩跪倒在地,当场就要号啕大哭。
只是王承恩撕心裂肺的声音还没冒出来,就看到万岁爷又动了。
万岁爷挂在老歪脖子树上,挣扎,扑腾,蛄蛹,两条腿甩来甩去试图摆脱地心引力,那模样,不好说。
像蛆。
王承恩眨眨眼,寻思着自己是不是应该上去帮帮忙呢,就听到轰然一声巨响。
那棵老歪脖子说塌就塌,连带着半座煤山都塌了,溅起漫天的碎石满天的尘。
王承恩惊了片刻,接着匆匆往前跑,老歪脖子树那已经成了一个大坑,他走到烟尘之中,才发现坑边还站着个人。
那人一袭龙袍,回首时睥睨乾坤,双眸之中尽是果决狠辣,血雨腥风。
王承恩吓了一个恍惚。
王承恩试探道: 万岁爷?
朱棣也有点恍惚,下意识点点头,又把目光投向深坑。
王承恩顺着朱棣的目光朝下望去,顿时呼吸一滞,整个人魂飞天外,但见那大坑里密密麻麻全是人,全是马,全副盔甲,五万人鸦雀无声,像极了从地狱之中爬出来的鬼魂。
只有一双双眼睛,带着漠北的黄沙跟凯旋的高歌,灼热滚烫,赤胆忠心,齐刷刷汇聚到一人身上。
朱棣自己都蒙了,这些人越看越眼熟,个个都是他曾经带过的兵,个个都是忠勇无双的精锐。
他们一起打过靖难,征过漠北,还有为了救自己死掉的张玉,老死在病榻上的郑和,全出现在自己面前。
朱棣深深呼吸,眼底开始泛出波光。
那些年跟他一样誓扫胡尘的袍泽,在他孤身来到大明江山即将崩塌的时候,又一次站在了他的身边。
深坑之中,还有个没穿盔甲的黑衣僧人,那僧人笑着向前一步。
他说陛下,别来无恙。
这僧人出列之后,又有个盔甲上血迹斑斑的将军跪倒在地,双目含泪道: 王爷,张玉又来随您征战了
五万精骑齐刷刷喊道: 愿随陛下出征,愿随陛下出征
朱棣眼皮一颤,淡淡的波光旋即抹去,他哈的一声笑出来,哑声道: 俺子孙不孝,让儿郎们费心了
走,再来跟俺收拾河山
朱棣意气飞扬,朱棣昂首阔步,有这五万兵马,这天下便不再有任何艰难险阻了,那些个梦里的景象,都不再会发生了。
满清鞑子还想入关?李自成还要进北京?
朱棣笑起来,天下太久没见过大明精锐了,是时候让人们记起永乐盛世,四海宾服的背后,是靠什么打出来的。
朱棣大步向京城城门走去,走了个虎虎生风,走出个一日千里,五万骑兵如影随形,要让大明杀回当年。
只剩下深坑附近的王承恩,独自凌乱在夜风里。
王承恩呆呆想道:
这是祖宗显灵?还是万岁爷被什么邪祟上身了?
2
正阳门是闯军主攻的城门,兵部尚书张缙彦跟太监王德化一起在那守着。
当然,说是守城,其实王德化基本只敢放空炮,张缙彦也早就跟闯军眉来眼去。
京城外边的闯军已经得了消息,凌晨开门,他们大可以列队进城,改朝换代。
或许正因为这种志得意满,李自成跟麾下的军师甚至还能算算时间,算算路线,算算何时从何门进城才能彰显威仪,才能万事大吉。
前边蹲在城墙下的,只有李自成麾下悍将刘宗敏。
张缙彦跟王德化还在城墙上互骂对方祸国殃民,卖国求荣,忽然有东厂的番子和张缙彦家的家丁跑过来。
面色仓皇,踉踉跄跄,宛如见了鬼。
张缙彦眉头一皱,还没等他问呢,就听那家丁长呼道: 老爷,皇上来了,皇上带兵来了
张缙彦: ???
皇上来就来吧,都这会儿了,成是想逃,但他哪来的兵呢?
来给王德化报信的太监也匆匆跪在王德化面前,说陛下带着好多骑兵,放眼望去不下万人,朝正阳门来了
王德化瞳孔地震: 多少兵?
那小太监也数不清,还是张缙彦的家丁有见识,急促道: 一人双马,浩浩荡荡看不到边,少说三万,多则五万。
张缙彦跟王德化对视一眼,心底全特么慌了。
是,大家都在骂对方,但道理大家还是懂的,流水的天子,铁打的富贵,北京城就这么一座,你不卖有的是人卖,卖晚了你的富贵就晚了。
所以王德化跟张缙彦全都通敌了,京城里还有数不清的人都在通敌,这会儿你告诉他们,皇上忽然变出了五万骑兵,这让他们怎么办?
张缙彦摇着脑袋,一直在说不不不,他说你必是看错了,皇上怎么可能有五万骑兵?
王德化面色惨白,说是啊,全京城都凑不出五万骑兵啊。
他们很快就不用怀疑了,因为五万骑兵的速度是很快的,动静也是很大的,他们人在城墙上,第一时间望到了朱棣浩浩荡荡的兵马。
张缙彦心脏狂跳,他一下抓住王德化的手,咬牙切齿道: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王德化都要哭了,他大叫道: 你是兵部尚书,你问咱家?
兵部尚书这四个字总算让张缙彦恢复了些理智。
他深深呼吸,无论这五万人是怎么变出来的,装备是怎么找出来的,皇上总是没带过兵的。
现在从首辅到锦衣卫指挥使,全都通敌,不可能有人帮皇上带兵。
五万人,遇到一个不知兵的皇帝,败起来同样很快。
只是皇上若要冲出城,自己手头上的正阳门可就卖不出价了。
张缙彦平复心境,盯着王德化道: 走,下去把皇上劝回去,把皇上劝回去,咱们才能在新朝发大财。
王德化颤颤巍巍地,说皇上有五万骑兵啊,怎么劝回去?
张缙彦望着越来越近的朱棣,冷笑道: 五万人怎么了,孙传庭跟卢象升也不是没败过,皇上再蠢,也不会觉得自己比这二人更强,只要让他知道,乱军之中他被践踏而死的概率更大,他就不敢出城。
丢下这番话,张缙彦叫上家丁,当即下城。
王德化人在风中,渐渐也稳了下来,他可太知道自家万岁爷是什么模样了,多疑少决,惯于逃避,张缙彦一番话语,还真有可能把皇上吓住。
只可惜他们不知道,皇上已经不是皇上了。
当张缙彦来到城下的时候,正对上朱棣从黑暗中走来。
朱棣骑着高头大马,浑身披挂,一杆长枪提在手里,莫名散发出一股凶悍的血气。
这血气撞破黑暗,撞破喑哑的大明江山,撞进张缙彦的眼里。
张缙彦恍惚了片刻,他下意识觉得自己好像看错了,自己面前的不是他所熟悉的君王,而是另一个百战百胜,从死局里杀出来的天下名将。
朱棣提枪指着张缙彦,沉声道: 开门破敌
张缙彦被这长枪一指,忍不住头皮发麻,但他终究能记得自己的富贵。
他跪倒在地,哭得无比恳切:
陛下,陛下万万不可啊,您万金之躯,真上了战场,兵败如山倒,没人能顾得了您,叛贼不敢杀您的,您还可以藏起来,隐忍几日,待叛贼跟鞑子打起来,您再出手不迟。
朱棣看着他的表演,看完了眉头一挑,冲身边的姚广孝道: 和尚,咱们那会儿,百官还没这么拙劣吧?
姚广孝呵呵笑道: 不是拙劣,是敷衍。
朱棣点头道: 不错,等叛贼进了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隐忍有个屁用?这道理他一个兵部尚书不懂吗,无非是卖一座有天子的京城价钱更高。
张缙彦越听越慌,他说不是啊陛下,陛下您没带过兵,真不知道这里边的凶险啊
张缙彦这话说完,对面的五万骑兵全都大笑起来。
张缙彦: ???
这有什么好笑的?
朱棣一抬手,五万人又瞬间寂静下来,这军纪又给了张缙彦大大的震撼,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判断好像有什么问题。
可他已经来不及再变一套说辞了。
朱棣缓缓策马,向前几步,长枪指着张缙彦道: 连京城都这么想卖一个好价钱,张尚书不该穷啊,前几日征饷,怎么张尚书只捐了三十两呢?依俺看,张尚书一定是藏了些钱财,不知敲开张尚书的脑袋,能翻多少钱?
张缙彦心底一颤,爬起来就向后跑,边跑还边说让家丁顶住。
家丁顶不住。
朱棣话音方落,张玉朱能就都从阵中冲了出来,一人就带了十几人,眉飞色舞,要抢崇祯时代的头功。
风中又下起了雨,燕王的骑兵冲破风雨,眨眼间就到了张缙彦所部面前,这些家丁原本就没做好开战准备,仓促把枪阵列出来都算是训练有素了。
张玉朱能带出来的十几骑全是精锐,人马具甲,趁枪阵还没完全列好的工夫,一人冲开一个缺口,三十余骑如风卷狂沙,溅起一簇簇的鲜血,血路铺到张缙彦身后。
张缙彦肝胆欲裂,这特么哪冒出的兵马,哪冒出的将领,怎么还有人为皇上带兵啊,怎么这俩人还有几分眼熟呢?
脑子里思绪乱如麻,张缙彦很快就不用纠结了,他跑着跑着,忽然耳边所有声音都停了,只有一阵呼啸的风。
再听,才发现原来是自己身体里发出的风声,鲜血狂喷,宛如秋风。
张缙彦被张玉一刀斩首,头颅高高飞起的时候,他终于近距离见到了张玉的笑跟朱能的呼喝。
张缙彦猛地想起自己在哪看过他们了。
那些靖难功臣的画像里。
这不是京城里突兀出现的将领,这是靖难的将军从幽冥复生。
张缙彦的脑袋落下,坠入张玉手中,朱能就看着他笑,张玉扬声长呼道: 国贼已死,降者不杀
几百家丁一脸茫然,看看突然死去的张缙彦,又看看面前的皇上跟五万骑兵,乖乖放下了武器。
朱棣再次把枪一指: 开门破敌。
守城的大明士卒终于动了,他们匆匆跑去开门,生怕开晚了就步张缙彦的后尘。
望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池,朱棣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燕王岁月,又把都城迁到了这里,两百年的风沙吹过去,胡马还没踢踏而来,光阴就老了青砖。
随着城门一点点打开,一线星光照进城门洞里,渐渐露出朱棣的脸。
朱棣想: 那就让我再带着大明,杀回二百年前。
再让天下永乐。
收复河山,随朕破贼
朱棣一声令下,五万骑兵如大河奔涌,一阵阵的声浪从前翻到后又从后翻到前,龙旗迎风招展,把对面的闯军都震到了。
那些原本已经做好准备,天一亮就大摇大摆进城的闯军见到城门洞开,还以为是出了什么意外,京城里的老爷们又有什么新想法了。
没想到里边出来的不是老爷,是大明精兵。
朱棣用兵,从来都是其疾如风,既然这五万人出现得如此突兀,他自己都猝不及防,更别说闯军了。
战场上知己不知彼,那是要吃大亏的。
刘宗敏当然也是悍将,夜里也没睡死,他甚至还防着崇祯会不会突围,所以正阳门洞开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
皇帝小儿果然要跑给我堵回去
刘宗敏大手一挥,志得意满,只是他下完命令没过多久,又有斥候进帐了。
斥候满头大汗道: 将军,明军有数万兵马,全是骑兵,皇帝没跑,他带着龙旗冲咱们来了
刘宗敏: ???
这特么哪来的五万骑兵?
五万骑兵是怎么出来的,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对刘宗敏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挡住这五万骑兵。
但朱棣的骑兵实在太快,从城内冲到刘宗敏大营之中不过片刻,只有闯军象征性修筑的防御工事能稍微阻挡这些精兵的速度。
等刘宗敏调集完兵马,列好阵型,那些鹿角与壕沟也都被朱棣摆平了。
平原之上,五万骑兵打三万步兵,朱棣派张玉带了几千人去找李自成的大军,他自己则当先带一队人马出阵,龙旗高悬,冲击闯军阵型。
朱棣的骑兵战术无比丝滑,一沾即走,逼刘宗敏不断调整队伍位置。刘宗敏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他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京城里的崇祯皇帝,会这么弓马娴熟,用兵这么如臂使指。
半夜遇袭,兵力又不占优势,刘宗敏想赢就只能赌,在朱棣又一次冲阵之时,刘宗敏提前调动两翼,前方撤开缺口,准备把朱棣围在里边。
朱棣等的就是他调整阵型,打开缺口
兵马调动的间隙里,四万骑兵已经蜂拥而上,兵分四路,插进闯军的阵型之中。
刘宗敏不是不想变阵,但朱棣就在阵中,左冲右突,不给刘宗敏从容防守的机会。刘宗敏干脆一咬牙,下令道: 杀了崇祯小儿,赏万金,加官进爵
朱棣闻声一笑,提枪纵马。
人在阵中挥出一道月光,寒芒闪在风雨之中,麾下儿郎个个悍不畏死,长枪洞穿了一个又一个的闯军,硬生生从刘宗敏阵中杀了出来。
把刘宗敏看得脸色发白。
没别的,这次突围是赤裸裸的战力差距,明军随便十几人都能互相配合,互相掩护,是真正的百战精兵,身手跟判断比闯军高出太多。
刘宗敏没法理解,他想不应该啊,京城里的明军是这样的吗?
前几天你倒是出来打啊
一炷香的工夫,刘宗敏全线崩溃,他倒是想跑,可现在才跑已经太晚了。
刚遇袭的时候刘宗敏还能跑,现在发号施令了这么久,张玉杀过张缙彦,朱能可还憋着火气想立功呢,早就死死盯住了他。
当刘宗敏带亲兵后撤的时候,朱能单骑突入阵中,断喝道: 贼子休走
刘宗敏自然没理他,可朱能这声喊出去,闯军便都知道主将正在逃,顿时也撒丫子跑路,刘宗敏身后的兵马争前恐后,甚至挡住了刘宗敏的去路。
刘宗敏拔刀杀了几个士卒,心底越发着急,再次挥刀的时候,莫名背后寒毛直竖。
蓦然回首,朱能已至身后,抬手一枪刺穿了刘宗敏的胸膛。
闯军开始败逃。
而此时李自成的大军还在路上,消息传过去的时候,李自成还在跟军师们商量进城用什么姿势比较帅,一听崇祯带着五万骑兵出城了,还以为是熬夜熬出了幻觉。
等李自成确认是真的,调动大军,还有他的西北骑兵全去支援的时候,刘宗敏已经败了。
朱棣驱赶败军一路追击,正撞上来救刘宗敏的李自成,李自成用兵也很老到,三堵墙的战术贼稳定,对上明军所向披靡。
三万西北骑兵分成三队,依次出击冲阵。
如果能挡住骑兵冲击,那就最后一队骑兵佯败,明军追击过来,三万骑兵身后的步兵早已列好枪阵,养精蓄锐,等着明军来送死。
这套打法纵横多年,向来好用。
但今日不同。
他没想到刘宗敏会败这么快,更没想到崇祯小儿也不突围,反而立刻朝他冲来,败军还在冲击自己阵型,明军就在败军后边。
追击驱赶溃兵的明军并不多,三万余人的大军还在龙旗之下阵型不乱,这种军纪和指挥水平让李自成看得心惊肉跳。
这特么是崇祯小儿?
隔着溃败的两三万闯军,李自成的三堵墙冲不起来,他只能让骑兵绕行,攻击侧翼。
朱棣根本不退,甚至都没管李自成派出去的骑兵。
他的眼里都是火,过往的风霜与陈腐的大明都在这一刻被他抛诸脑后。
他上了战场,就察觉到自己是为战场而生的,那些呼喝与厮杀,那些刀光与落下的箭,全是他起舞的舞台。
从靖难开始,朱棣用兵就不是沉稳型的,燕王用兵,其疾如风,侵略如火,打得就是让人措手不及。
四万精骑打六万闯军,朱棣占了先手就要摧枯拉朽,他身先士卒,直冲李自成本阵
那一夜里朱棣绽起的刀光如流星经天,战马换了三匹,长枪折断,佩刀毁弃,箭囊射空了三袋还在李自成阵中荡来荡去,吸引闯军主力,试图找到空隙。
直至浑身浴血,六七根箭矢插在他身上,终于叫他找到了李自成军阵之中动摇的地方。
李自成已经被打麻了,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东征之中最艰难的一仗竟然是在京城之下,竟然是跟崇祯皇帝本人打。
而且崇祯小儿带出来的这四万人竟然这般顽强,个个都悍不畏死,斗志昂扬,自己的三堵墙从正面冲阵转到侧面突袭,崇祯小儿令旗一动,还能分出两股去迎敌,四万兵马仿佛不像是四万人,流畅得好像配合了几十年一般。
这次三堵墙放出去就没那么容易收回来了,朱棣已经突入阵中。
长枪方阵固然是对抗骑兵的利器,但也架不住朱棣左冲右突,一旦出现缺口,朱棣就会杀进来。
李自成看得分明,今夜明军已经冲进来两次了,一次是凭火器把他们打退,另一次是回援的骑兵要堵住缺口,包围明军,崇祯小儿趁合围之前主动跑了出去。
从夜里杀到黎明,这本该是李自成进京的时刻。
但他这会儿发现,自己可能没有进京的机会了。
这伙明军就像是铁打的,闯军已经渐渐支撑不住了,疲惫了,厌倦了,反应迟钝了,可这四万人仍旧红着眼睛长呼杀敌。
终于被朱棣打出缺口,第三次长驱直入,杀向李自成。
李自成决定后撤。
这些年他也不是没败过,不是没退过,他撤退的经验贼丰富,往往沿路抛洒军需金银,明军就会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